文化江湖>灵异>好莱坞传奇导演 > 第405章 电锯2的收益(求订阅推荐)
    派拉蒙还要从中拿走属于自己的发行佣金,北美票房的百分之10,也就是730多万美金,然后是双方共同承担的一部分宣传营销费用,为此,派拉蒙又要分走600多万。再就是拷贝与运输损耗,300多万。

    于是乎,派拉蒙要在整个的票房收益中先行拿走1600多万美金。

    剩下的1800多万,才是萤火虫的。

    但这还不是公司的收益。

    因为剧组的主创人员同样需要一部分票房激励。

    当初签订合约时,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基础薪酬加奖金的报酬协议。

    虽然其他人不像派拉蒙那般的高抽成,但零零总总加在一起也超过了500多万。

    最后,落入公司口袋的只有不到1200万。

    这么算下来,辛辛苦苦的拍部电影,赚的还没发行公司多。当然,这是业内相当正常的事,但其实这部分也并不是最后的全部收益。

    因为影视版权这一块,才是他们制作方拿大头。

    在好莱坞,产业的丰富化,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

    大部分好莱坞电影,如果不能从票房上赚到什么钱,比如像《猫女》这种失败到巨额亏损的,也还有玩偶、手办、产品授权带来收入。

    也更是dvd等线下市场,让影片实现高回报的盈利途径。

    dvd时代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拯救了一些好莱坞的大制片厂。

    最为典型的就是哥伦比亚影业。

    靠着一部《蜘蛛侠》,从年中吃到年尾,财务报表好看的不行。

    今年上映的《蜘蛛侠2》也是如此。

    暑期档结束下画后,立即着手推动线下的售卖。

    一套dvd,还分普通版,和豪华版。

    附送几张海报和拍摄花絮,就能定价39美金。

    要知道,一张光盘的刻录,因为数量太多压缩成本的话,连5美分都不到。百分之一的损耗都是高的。

    而这,就让《蜘蛛侠2》仅仅在首周就卖出超过500万套,爆收1亿2000多万美金,前作那一张的销量更是突破一千多万,收获两个多亿。

    这还是北美一地的销量。

    想想英国、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国家吧,几乎都是泛英语文化圈,不存在太多文化上的排斥。

    在如今这样的时代,庞大的线下市场照样可以养活一线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