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历史>左道师尊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极道人(上)
    …………

    十年之后,寒潭依旧,山林幽静之中,两道人影落在山林之中,没有惊起一只飞鸟。

    一旁的少女仰着脑袋,对身边的自家师傅问道:“师尊,咱们这次来果真能见到祖师吗?”

    一边到人打扮的老头眼神沧桑,微微摇了摇头道:“老道我当年虽是带艺拜师,但服侍师尊有两甲子之久,她不是绝情之人,此次斗剑为师生死难料,你其余师兄弟都非是修道之根骨,兵解了也就兵解了,来世再来过就是了,可你却不同,先天一口元阴之气,便是为修道省下了多少歧路,说什么也要为你谋划一处去处。”

    “师尊,徒儿......”少女杜鹃泣血,泪眼潸潸。

    一边的老道却是不再看身边的徒弟,四处辨别一番,认准一处方向,便径直走去。

    不说其他,李青当日筑基之始,一次入定道悟,再睁眼的时候确是已经过去了十年光影,这十年如毫秒刹那,又如凡俗百世。

    李青无论身体还是心智,皆是实实在在成长了十年光阴。

    “悟道十年,劣徒李青,你今日也该醒来了!”

    仙均真人言语未落,盘坐在地上的李青眼睑微微睁开,仿佛大梦初醒一般,又似乎已经脱胎换骨,反正此时的李青,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出入仙道的懵懂少年了。

    不等李青完全醒过来,只觉得一道轻柔力量将自己周身托起,感觉到那气息之中的熟悉感,李青也就不做挣扎,只是安心闭上眼睛。

    相隔十年再次泡在这寒潭之中,李青微微一笑,手掌轻抚,洗去一身污垢,然后脚尖在水波中轻轻一点,长身而起,十年的顿悟犹如脱胎换骨,脱去的是肉体凡胎,留下的只有充盈仙灵之气。

    “师父,徒儿得您一粒筑基丹,一朝入定悟道便是十年岁月,今日醒来虽有一身充裕灵气,但终究少了仙道正法,请师父今日传下仙法。”李青言语恭谨,对仙均真人道。

    仙均真人微微点头道:“你如今脱胎换骨,正是时候,不过你想要以何等术法入门呢?”

    李青略微沉吟一二,抬头回答道:“师父,急得以前弟子常听闻剑仙飞遁天地,如何逍遥自在,不知道弟子可不可以以飞剑之道入此玄玄之境?”

    “剑道?”

    仙均真人微微颔首道:“我碧仙池历代祖师虽有道法高深者,但却无独专剑道之人,虽也有一部剑道秘传,但却不甚齐全,你可是仍要选择飞剑之道?”

    李青沉吟一二,点点头道:“前人所留便是直通金仙之法,亦要弟子砥砺前行,更何况前人之法只是前人之法,弟子若想要超越前人,须得走出自己的道路,齐不齐全又有什么干系?”

    “好志气,你师兄浑化子带艺拜师,终究算不得真传弟子,你今日已经退去凡俗因果,我便赐你道号名曰:浑元,这卷剑遁之法你且拿去修习,不可懈怠。”

    仙均真人说完,将一卷卷宗丢下,然后鸿飞明明,不见了踪影。

    且说李青为何独选剑道,之前通过一些孤本古籍,他也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仙道的冰山一角,这是一个未知且宏达的世界。

    虽然道儒释三家并存,但道祖隐秘、佛祖宏达不知其名,儒家更是独据凡俗,并不入化外之地。

    而仙道修行,大体分为先天、筑基、结丹、元婴之类的境界,不过因为各派流传的道法不同,所以在一些小境界上会有差别,毕竟时间缓慢,还没有一部十全十美的道法供人修炼,更别说各门各派将道藏看的比命还重要,不会有丝毫流传。

    虽然没有仔细了解过,但通过,李青大概总结出,一条规律,北派重宝,南派重法,而东海散乱,西方少人。

    这里的北派指的是长江以北的修仙之人大多重在炼宝制作法器,用以克敌制胜,而南派则有些轻视法宝,注重道法的修炼。至于东海散乱,西方少人,则说的是东海因为大量魔道弟子被驱逐,所以变得鱼龙混杂,而西方贫瘠之地除了几家佛门之外,便没有其余什么修道之人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