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青春>幻之盛唐 > 第四百零九章 年会
    脸圆圆很有些婴儿肥的璐璐儿,眼波一转,却没有辩驳。

    “这哪是选女官啊这简直是给他家那位驸马,选秀啊。也不知道殿下灌了什么迷魂汤。”

    “苏苏不是已经指给了神武军都虞候白宦泉,等娘娘心情好的时候,大家替你求一求。”

    “我还是指望去龙武军,好些姐妹儿都指在那儿,平素也有个照应,谢供奉不是领头人么。”

    “你想的倒美。”

    “坏了,是绝不打脸兰阿姨来了。”

    眼见一位笑得很有一种狐媚味道,细眉长眼宫装妇人,在回廊上拦住张云容,凑在一快窃窃私语的女史们顿做鸟兽散。

    长安东市,靠近商贾豪富云集常乐坊的甄曲街,又迎来开市的时光,随着扑面落下门板,各种新鲜而浓郁的食料香味,再次充斥个整条街的空气中。招展的旗画和被搽的铮亮的门匾,随着市人的呼喝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直到日上三竿,随着一辆挂着宝剑穿插着铜钱小旗的马车驶入,这条街才再次沸腾起来。

    此起彼伏的招呼声,在争先恐后的随簇拥上来的人群中,恨不得一个比一个响亮。

    “石行董。”

    “石老爷。”

    “石理事。”

    “石大先生。”

    石阿越昂着脑袋,对这些穿着华贵点头哈腰的人群一一示意,被簇拥着走进这个市中最大的交割堂子里。

    穿过忙忙碌碌会账交割的人群,

    阿越直接被请上视线最好最通透的门楼,在这里可以看来往来如织的车马,和汗发如雨的夫役伙计,将每天巨大流散到长安的每个角落。

    透过茶盏蒸霭的水气,扭曲着各种谦卑讨好的笑容,他轻轻叹了口气。

    数年前,他还是个最末微的小军从商,靠每月给当地军中送些时鲜瓜果什么的小单,慢慢攒了点钱,买了山地办了自己的果园和瓜地,以专供北军做大了生意,最盛时也小有两座山头,后来南诏人入犯,他的产业几乎毁于一旦,只带了随身细软逃进成都,后来朝廷大军大败南诏,以轻装追击,他咬咬牙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事物,用最后一点本钱招纳流人,和许多人一样组织了一只小小输供队伍,紧随官军的脚步,但又和大多数见好久收,收复清溪关后拿到凭票就心满意足驻足于此的人不一样,他和另外一些胆大豁出去,追着军队的尾巴一路深入南诏境内。

    虽然这一路上因为山高路险,各种意外和艰辛,让他们的队伍死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了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家生奴,对那些叛降不定的土蛮来说,这些武装有限的商人可比军队更有油水,有段时间连睡觉都是抄着官军配发的弩机,连他自己也差点因为感染寒症,倒在南诏的土地上,但总算是坚持到官军胜利的那一天,作为千里助军的回报,也是格外的丰厚,那些依靠剽抄而变得腰囊鼓鼓的士兵们,根本是把财货金银贱价一样的花出去,只要你有命运回去多少,就赚多少。

    但是他又鬼迷心窍一般,除去下面人抚恤烧埋的钱以外,把大多数钱作为分子再次投进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南平会社里,换成了一张花纹精美的凭据,只是因为有传闻,这是那位号称点石成金的大人号召的。

    后来的事情就急转直下,北军班师后,南平会社也逐渐由幕后走上前台,变成一个让人仰视的庞大存在,作为首批的投资者,哪怕是一个非常微小的份子,他也获得了终身会员的身份,在许多项目上拥有优先的选择权,龙武军拍卖南诏的土地物产,酬谢那些支持军队最得力的人士,他也再弄栋获得了一大片山林田地,和数百的蛮人奴隶。

    到了这一步,他的勇气和运气似乎也彻底用完了。

    与其他人经营矿山长期投入的暴利不同,阿弩已经没有那么多本钱,依靠会社的关系,他干脆选择其中某项特殊物产的经营权,用贷来的钱从边州大量招募边民,又收买更多的南蛮奴隶,从士兵手上赊账,给家族寄了一批金银制品后,也成功的从家乡诱骗了一票抱着同乡家族子弟到南平来帮忙。

    开始大范围种植米椒、高良姜、芫荽等佐味之用的香料作物,仅仅用了一季,依靠这些价值不菲新兴作物的独家生意,很快就赚的盆满钵满,又与流民大营的酱料工场合作,随班师的龙武军一路生意北进,一直做到了长安城里,现在黄字号卖的辣酱、泡椒、辣子粉、红油、黄酱、冻疮膏、高良酒等佐食材料和药物,几乎占据了长安东市中三成份额。虽然后来剑南其他地方也有引种的,但是南诏水土种出来的那种独特风味,却是独此一家,决难仿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