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青春>幻之盛唐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行动与争议
    “你着是大逆之言,,朝廷就这么积弱如汉之末世,有篡乱之臣,必有昏败之君,你以为恒灵在哪里。”

    肃宗看着争吵成一片,已经有些向党争发展并且开始挖对方的陈年旧事的重臣们,面色沉如水,却却有一种悲哀又无奈的复杂心情,这就是我倚为基石的宏愎之臣么。

    难道我真的就一点都不如那位太上,他有些心拙的按住额头,再次妒忌起那位父皇的眼力和用人的手段。

    当年骆谷古寨分兵,重整的护驾兵中,基本大部分世家子,还有表现稍微过人的将士,都被特别挑出来北上,那些文武群臣也大部分愿意追随的。

    结果那位半途用来救急的便宜驸马,到了剑川后凭借那一小半的残军,楞是整成了偌大的声势和基业,出兵散关后屡屡出人意表的行为,用力挽狂澜来说毫不为过。当初这只人马又被时人笑称为庶子军,因为军中聚集了一大量不得志的世家名门庶出子弟,从韦季直、高达夫到严季鹰、郑元和,莫不是如此,还有罪徒、山贼、流兵、前学士等名目混迹其中。但事实证明,到了那位驸马手下,这些人都变成了一时之干才,现在龙武军也是名副其实的禁中第一军,反而要让自己这个天下之尊去包容和迁就,

    相比之下,倒是随自己北上的这些人,大多是建树可乏,表现平平。

    更多的是这些家伙,口中说的是忠上体国,可是暗中,又有多少人不是指使着自己的亲族或是家人,与南边暗同往来,或者和那位爱婿搅和在一起的,恩,除了那位一开始立场就很鲜明的韦见素韦少师,他反而是最坦荡的。

    越发怀念远放在外的,超然无物如李泌,中正严谨或如张镐等这些得力的亲信,可惜李白衣,已经在上书中萌生去意,张镐也坐镇河南节制江南平乱,不得轻离。其他人或忠诚,或干才,都有些不够得心应手的感觉,少数或兼有两者,却缺少了权机和变通。

    另一边的偏殿里,一群具色紫衣的资深内官,都行色匆匆的围着一个金线银缎的滚边袍服,看起来特别华贵的宦官,小心的说话

    “大监,他这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

    “据说他做出这个决定前,已经会见了那个拔那汗来的楞王子。”

    “那又如何,这位小国的殿下是典型的愣头青,大家都没空理会他,看在西边的那点渊源,跑去抱人家的大腿,有什么奇怪。”

    “据说同时会见的,还有长安沃祠的两位大叶尔勃。还有青海郡王家的人。”

    (叶尔勃,沃教上阶僧侣,意思是“火的奉祀者”,有专门知识,熟悉仪轨,主持祆祠事务,大叶勃尔,即大祭祀长)

    “他想借外夷教之力做些什么吗。不可不防啊,据说河西藩胡中,多有其拜火之众,。三百义从营内也不例外。”

    “再说私见外藩,可也是朝廷大忌啊,御使参起来可是麻烦不小。他公然勾联那些吐谷浑王家的遗民,到底在图谋什么”

    “阿公,这西边可是我们的地头,有不少豪杰俊士愿为官家所用。”

    他做了一个向下横断的手势

    “我们可以不可以。”

    “不要,一切具实禀报好了,陛下自有圣断。”

    李辅国突然开口道。却将眼睛飘想正殿的方向,那里也在爆发激烈的争议。

    众人散走后。

    “段少监似乎对广南市舶使的事情,尤然耿耿于怀。老在内人那里说,当初公公许了他,却在关口上不站出来。”

    “段恒俊那斯,由他去把。”

    轻轻从鼻孔里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