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奇幻>我踢足球有分身 > 第105章 便利店
    “可惜了,国内的市场咱们没占到。有些渠道商根本就是给我们使绊子。我们得有我们自己的渠道。”这一波无叶风扇潮中,几个手下不止一次给高志提过渠道的问题,也让高志心动。

    “电器渠道没必要,不过下一步咱们的电子产品需要有专卖店来展示和维护。最好是现在开始入手,要不然以后店铺和房租越来越贵,时间长了就变成给地主打工的长工了。”中年大叔一直都怂恿着高志买房子。

    住宅他是不屑去跟别人抢,除了各地购买一些当做办事处和特殊意义的房屋外,他更倾向高志现在攒店铺。尤其是繁华地段的店铺。

    “租不如买,不用多了,一些地方,十年不断上涨的租金都够现在买下这些商铺了。现在买了,十年后就是纯赚,不用怕亏损赔钱了。”中年大叔见多了后世的连锁,一开始就着手布局,“只有商铺多了,才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渠道,不至于受制于人。”

    高志现在名下最完善的渠道就是网吧和红星桶装水渠道了。

    这两个是利用一个办公地点,形成网络。

    04年底,高志终于完成了千所网吧的布局,也就意味着桶装水卖水点也超过了千所,一些地区,更是只设卖水点就建立一个办公地点。

    这些地点都逐渐变租为买,成了高志名下的产业。

    还有就是红星运动服的专卖店。现在也已经渐渐布及到三线城市了,以后肯定要继续下沉,甚至有些还需要布局到县城。

    高志推出的户外品牌也可以利用这些服饰专卖店,但以后的电子产品等却不适合用,需要重新再完善一条渠道。

    于是,高志还得继续买店铺,而且不止完善这一条。

    “咱们通过傅磊和他父母谈了,他母亲的愿望之一就是希望在村里开一个便利店。这个很容易实现,同时也提醒了我,直接遍布到社区的渠道很重要。”中年大叔提出的新渠道显然规模更宏大,

    “你也知道,以后快递行业会很发达。快递需要下沉到每一个社区,而后世我来的时候,一些巨头还在布局社区团购。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一个地方来支撑。无疑,一个便利店会兼顾这所有的功能,而且直接掌握关于民生的最终渠道端口。”

    “你的意识是说每个社区都建一个便利店?”高志都有些吃惊,这样的投入也太大了。

    “以后线上销售的份额会越来越大,挤占大型超市和商场以及各类普通商品的空间,但线上到线下还缺这最后二百米的布局,无疑便利店是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打通了这一环,线上和线下才能形成完整的渠道体系。”中年大叔兴奋道,“现在大超市正火爆,我们就算想挤进去成本也太高,反而不如拿下社区这块重要阵地。”

    “社区便利店这样的规模,成本相对比较高的,难道不需要大型超市做中心或者核心布局?”高志倒是觉得现在大型超市真的火爆,至少十年内是没问题,要是解决了日益攀升的房租问题,就算再多一些时候,也能和线上渠道相抗衡。

    未来大量的中年人和老年人还是更依赖大超市,而且一些产品还是线下体验更合适。

    况且只要环境营造好了,年轻人也一样喜欢。

    “我也没说放弃大型超市。咱们的体育小镇是需要一整套的配套设施,一所大型超市是不可少的。当然咱们的体育小镇和廉租房社区覆盖的城市范围并不大,如果需要社区便利店布局的话,还需要每个市的便利店群上边至少有一到两所仓储式超市。”中年大叔解释道。

    “仓储式超市?”高志在脑海中检阅了一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样不错,也能和物联系统对接起来。相当于一个大仓库了。”

    “仓储式超市不用太多,但一个城市内,仓库多一点还是有好处的。咱们下一步也应该早一点布局。多建几个仓库,这东西就算不用了,也能改成房地产。当然最好一开始就留出土地性质改变的路子。还有城市中冷库少不了,真要想完善便利店和超市,仓库和冷库必不可少。有时候就算多一些仓储成本,也比被人卡脖子强。”中年大叔根本不相信零仓储的神话。

    他个人认为,正常情况下,零仓储是可行的,但盘子大了,什么时候都得留有余地,好对抗未知的风险。那些沉没成本必不可少。

    只考虑当下,透支未来的方式始终让他不习惯。

    “这样线下渠道可就稳了。”高志也很是意动。

    “我们单单便利店就至少要布局一万家店铺。每家店铺不需要很大,两间房一百平方左右即可。最好是二三百平方的,可以多元化布置,留出更多的功能区。这最好是单层的面积,位置也至关重要,好地段的店铺升值潜力更大,也更加保值。”中年大叔再道,“趁着现在房产价格还低一些,赶紧入手,争取在三年内建起体系骨架。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就算贷款利息高一点,也能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