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竞技>论炮灰反派的垮掉 > 06 点击进行面容登录
    谢知兰忙不迭整理好散乱的发髻衣装,拱手施礼,毕恭毕敬称一声“孤亭君”。

    湛芙慢人一步,姗姗来迟,平日里总收纳在紫府的吞鲸剑业已出鞘——想必是误以为会遭遇好一场混战。冷不丁撞上一声不咸不淡的“瘦了”,竟像听得痴了,一时僵持在原处。

    来人唇若折剑,眉似刀锋,腰悬阔剑,正是青萍山刚正不阿的小师叔、白玉京秦庭朗镜的执法使,孤亭剑芳衡。

    他与胞姐师侄一同居住在青萍山最高峰,人迹罕至,一年中大半的时间更是消磨在斩妖伏魔上,寻常弟子少有能与之一见的机会。即便在山下偶然照面,战战兢兢打声招呼,得到的多半也只是一个眼神。他的长相与中州人很不相似——约莫是祖上有些西凉血统,不笑时,面上总有几分刀削斧凿般的凌厉,十分不近人情。

    因而不同于对剑尊的景仰,对于这个声名远扬的小师叔,青萍山弟子多是畏惧大于敬重。

    如今他语焉不详,叫在场三人都将这话当做了问候。熟知他脾性的湛芙谢知兰自是不必说,“鸠占鹊巢”的于霁在听过系统的介绍后也回过神了似的,嘴角微微抽动两下:“他这算不算媚眼抛给瞎子看?”

    原书中的孤亭君十分吝惜自己的好脸色,从来只在得到自己认可的人面前展颜。这时竟对着一个新入门不久的小辈嘘寒问暖,若是叫门中其他人看了去,只怕会把嘴里的茶饭都喷出老远。

    小辈们个顶个的诚惶诚恐,反倒是当事人毫无“高岭之花”的自觉,仿佛全未察觉几人的错愕,径自问道:“为何对同门出手?”

    这话是冲着于霁去的。可不等后者回应,又很倦怠似的,说:“罢了,你二人随我走一遭月观峰。”

    被遗漏在外的湛芙眼见要长舒一口气,忽地听他补上一句:“你也同行。”

    这都什么事儿啊?

    于霁与湛芙四目相对,从彼此眼中看见同为被殃及的池鱼的无奈。

    青萍山周回八百里,共三十六岩十一洞,三瀑九泉十二台,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流长。不过内门九峰中,被众星拱月般簇拥在中央的主峰,并非宗主扶闲子的居所太和宫,而是四长老的月观峰。

    四长老是个美人。眉似初春柳叶,面若三月桃花,比冰心玉骨的小圣手多三分娇丽,又比眼颦秋水的芳迟剑尊少七分病色。山眉水眼、云鬓雾鬟,再披一件绣着青霭出岫的月白大袖衫,说是瑶宫贝阙里的神妃仙子也毫不为过。

    四长老也是个怪人。当年云微仙子御剑飞升的消息一经传出,立时在青萍山上下掀起一股“剑修热”。要知道在此之前,最近的一次修士飞升也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传言常说如今朝元大陆灵气匮乏,什么脱凡俗、登仙路,想都不要想。妙云微的故事不啻在众人心里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青萍山门人推崇以剑入道,自然不足为奇。

    奇的是四长老在这样狂热的浪潮中依然恪守本心,兢兢业业修炼神魂秘术,勤勤恳恳钻研生物识别,立志把自己的小作坊做大做强、打造成一流的安保机构。

    月观峰没有大殿,只错落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瓦舍,用作本峰弟子的实验室。一色黑瓦白墙,环屋不见垂柳桃杏、薜荔藤萝,尽是高矮、胖瘦各异的石林,冷硬、乏味,半点看不出主人家的仪态万千。于霁几人落后师长半步进入屋舍,见面前两人正叙着话,面面相觑,不禁也交头接耳起来。

    湛芙传音道:“所以你们难兄难弟究竟是为的什么打起来了?”

    于霁答非所问:“小兰洞察入微、心细于发,确实是搞研究的好苗子啊。”

    湛芙借着纱袖的掩饰翻了个白眼,“于师兄洪福齐天、吉星高照,也确实是惹祸的好苗子啊。”

    于霁转向不发一语的谢知兰,只觉得有苦难言,委屈极了。

    另一厢,四长老玉楼结束了无意义的寒暄回归正题,先冲小辈们打声招呼,又用下巴点点于霁的方向,意有所指道:“平日见了这孩子,不是恨不得捏着鼻子绕道走,今儿怎么倒携着手上门了?”

    芳衡不置可否,避重就轻:“阿姐人在病中,她的弟子,我理当照拂一二。”

    玉楼笑得颇具深意,“但愿你不是只有这张嘴是硬的。”

    湛芙、谢知兰眼观鼻鼻观心,权当自己是聋的,被内涵的当事人面上也看不出什么变化,不知是不是早就习以为常,倒显得面露惊异的于霁少见多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