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奇幻>我成了大明勳戚 > 513 宗藩联手 (二合一)
    但是在中期的正统景泰朝时期,亲王依旧有着名义上的王府三卫编制。像襄王朱瞻墡这种有过数次监国经历,并且德高望重的“一字亲王”,王府三卫总兵马数量可能接近万人。

    宗室藩王没有Za0F的野心,不意味着他们经历过建文帝削藩,以及靖难等等事件後,会丧失掉自保的想法。

    襄王三卫这接近万人的兵马,需要极其庞大的王府庄田才能养的起,要是沈忆宸《宗藩条例》中的限制徵税措施得以通过,那麽就得变相裁剪护卫编制,这对於襄王朱瞻墡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沈忆宸写一封寻常的削藩上疏,襄王朱瞻墡估计不会当回事,原因在於他的地位跟资历摆在那里,皇帝都得给三分薄面,几乎不可能同意朝臣的削藩想法。

    偏偏沈忆宸这封《宗藩弊论》太过於离谱跟夸张,让襄王朱瞻墡不由怀疑,这会不会是皇帝暗中授意写的,否则那个大臣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嚣张的拿宗亲开刀?

    听到朱瞻墡的召见,世子朱祁镛跟长史詹成两人来到了王府大厅,见到王爷面sEY沉的坐在主位上,还不知道发生什麽的两人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行礼过後,世子朱祁镛才轻声问道:“父王,是王府发生何事了吗?”

    “王府能有何事,是朝廷想要起事!”

    说罢,襄王朱瞻墡把《宗藩弊论》的抄录本,直接一把甩给了朱祁镛跟詹成两人。

    从地上捡起抄录,单单封面上的标题,就已经让王府长史詹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X。他赶忙翻开文本,与世子朱祁镛一同看到里面内容後,脸sE更是变得异常惨白,手臂开始忍不住的微微颤抖。

    王府大厅寂静许久,直到詹成把《宗藩弊论》内容给看完,这才战战兢兢的问道:“王爷,朝廷传出如此奏章,会不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难道说广通王之事暴露了?”

    王府长史的职责本来是朝廷安cHa的监督官员,但往往这类官员远离中枢在封地与藩王相处下来,反倒被策反成为了王府真正的亲信。

    早年间沈忆宸出镇山东的时候,鲁王长史简宁就彻底了投靠藩王,现在襄王府长史詹成,不过是下一个罢了。

    詹成嘴中的广通王之事,就是指景泰二年广通王朱徽煠,联合苗兵起兵谋反的事情。并且在朝廷平叛查出的过程中,还发现了yAn宗王朱徽焟有起兵策应的迹象,只是还未能成事就被人泄露了出来,於是二王皆被革爵,幽禁於高墙之内。

    明面上看广通王谋反,是受人蛊惑说有帝王之相,实则在这背後有同样就藩於湖广的襄王在背後怂恿相助。毕竟区区两个郡王,手下兵马不过数千人,哪怕得到了土司苗兵相助,想要挑战朝廷依旧是不自量力。

    明成祖朱棣的靖难,已经成为了不可能复刻的事蹟,地方藩王起兵成功率等於零。

    襄王之所以会选择怂恿相助广通王谋反,本意是想要趁着景泰朝前两年天灾战乱不断的时机,制造更大的战乱事端,来扩大整个朝野舆论对於朱祁钰继位正统X的质疑。

    然後再引导到这是皇帝无德,上天才会降下惩罚这类风言风语上面去,轻则b迫景泰帝朱祁钰下罪己诏,重则承受不起舆论压力退位。

    襄王朱瞻墡做这些,其实跟本人野心关系不大,他想要当皇帝不需要等到现在。纯粹是身为仁宗昭皇帝的嫡子,襄王无法忍受朱祁钰这样的庶子传承大统。

    早在明英宗朱祁镇从漠北归来的那段时间里面,襄王朱瞻墡就接连多封上表,要求景泰帝朱祁钰以臣子礼对待上皇,还得每逢初一、十五率领群臣拜见等等。

    历史上在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成功後,襄王朱瞻墡先是进言毁掉朱祁钰的杭皇后陵寝,理由是景泰帝已经废除帝号降为郕王,那麽杭氏就不配用皇后规格的陵寝,这是僭越行为。

    除了挖Si人的绝户坟,襄王朱瞻墡对活人也没放过,接着上表建议要让废后汪皇后搬离郕王府,毕竟朱祁钰去世无後,王府就应该收回,让遗孀搬回娘家居住就好。

    先挖绝户坟,後踹寡妇门,不知道的还以为景泰帝朱祁钰,与襄王朱瞻墡有什麽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这种莫名的仇恨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要不是明宪宗朱见深继位,考虑到当年在易储上面,汪皇后曾经仗义执言过,驳回了襄王朱瞻墡的後续上表,否则景泰帝朱祁钰一场帝王下来,连自己最初的郕王府都保不住。

    襄王府长史詹成虽然选择了跳反,但就如同当初的鲁王府长史简宁那样,始终处於一种担惊受怕的状态中。现在看完沈忆宸的《宗藩弊论》,做贼心虚的情况下,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广通王谋反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