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奇幻>我成了大明勳戚 > 439 布局後手 (二合一)
    岳正此刻一脸的茫然,他关注点全部放在京师粮价上面,丝毫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五经魁。

    不过很快报录人就在会馆士子的引导下,来到了何闻道这桌的面前,再次高唱了一遍岳正的贯籍跟名号,这次相当於确认无疑!

    瞬间会馆内恭贺声音一片,要知道取中五经魁只要殿试发挥正常,至少有个二甲的保底排名,意味着前途无量。此时还不过来套下近乎,更待何时?

    只是让会馆内众人没想到的是,喧嚣还没有落下,外面又是一名报录人高唱道:“会试捷报,恭贺嘉兴府秀水县老爷何闻道,高中己巳科会试第四名经魁,金銮殿上面圣!”

    一桌出现两位五经魁,让大厅内士子可谓是一片譁然,虽说有才者互相x1引,但这机率也太夸张了点吧,三千举子只有五人夺魁,结果这一桌就出现了两个?

    但真正让人不敢置信的还在後面,屋外再次传来了一声高呼:“会试捷报,恭贺庐陵府安福县老爷彭时,高中己巳科会试第一名会元,金銮殿上面圣!”

    会元也在这桌?

    相b较之间的喧嚣,此刻大厅内鸦雀无声,在场的举子面面相觑。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三人好像都师从“沈学”,难道说日後科举走向将转为务实风格,推崇经世致用吗?

    很多时候对於封建王朝而言,科举的走向将决定士子风气的走向,当浮华辞藻占据着录取主流,那麽文人举子就会夸夸其谈,言之空洞!

    当敦本务实成为了录取主流,自然而然士子就会更脚踏实地,关注家国民生。

    这就是为什麽,沈忆宸冒着被指责弹劾徇私的风险,毅然决然在五经魁中录取了“沈学”三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信当三年後下一届会试来临,满嘴之乎者也的空谈义理之辈,不会再占据着科举主流!

    京师会馆这边放榜,沈忆宸那边正按照会试流程,捧着杏榜的副榜入g0ng面圣,并且交由礼部封存。

    前往紫禁城的马车上,坐着的并不止沈忆宸一人,赵鸿杰此刻同样身处车厢之内,汇报着京师这几日放粮後的局势变化。

    “向北,以成国公府出售的三万石米粮,两天内就被销售一空。除了少部分落到了百姓手中,大部分被会昌伯家奴韩兴等人,纠集一众地痞流氓给抢购了。”

    “你说要不要锦衣卫出手,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整治一番?”

    听着赵鸿杰的建议,沈忆宸语气平静的回道:“这点小事就让锦衣卫出手,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既然会昌伯喜欢收购米粮,那我就让他买个够。”

    “从现在开始放开出售,定价就b市场价便宜一钱就行,我倒想看看会昌伯等一种勳戚,他们有多少资本来收购这三百万石米粮!”

    “如果他们还不满足,京师库房跟通州仓内,还有接近两百万石存粮,本官可以一并出售!”

    大明一年税收杂七杂八折算下来,才不过两千多万石,沈忆宸现在手中就掌控了五百万石。按照目前北方突破二两一石的粮价,会昌伯想要全盘接下来,得足足拿出上千万两白银。

    沈忆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别说是会昌伯拿不出来,就连大明国库此刻都没有一千万两白银,除非是把皇室的内帑给掏空出来。

    单凭许逢原从南方运输过来的三百万石米粮,其实足以化解北方的粮食危机,沈忆宸之所以藉助成国公府的名号小规模出售,就是为了x1引会昌伯等人上钩,让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全盘吃下。

    三钱买来的米粮,二两出售给会昌伯等人,除去运输成本有着百分之六百的暴利。等到他们吃不下的时候,就是京师粮价暴跌的时候,这次沈忆宸不单单要拯救粮荒,还得狠狠的收割一波“黑心财”。

    毕竟靖远伯王骥率领南征军平叛麓川,需要钜额的军费开拔,就当会昌伯等人为国“捐赠”了一笔。

    当然,是以沈忆宸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