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奇幻>我成了大明勳戚 > 164 立威翰林院(二合一)
    现在既然沈忆宸自己都问出来了,他也无需藏着掖着,给出了答案。

    但是没有明言王振,阉党成员这些话语。

    毕竟阉党中人对於文官而言,实在不太好听。另外商辂绝对相信沈忆宸的人品,能做出叩阙鸣冤此等大义之举,绝对不会是什麽趋炎附势之辈!

    不过商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单纯御赐金花带的太监言语,还不至於让翰林官对沈忆宸如此敌视。

    今日朝会沈忆宸的“狂妄”表现,以及退朝後公开称呼王振为“内相”的举动,才是不满的引爆点,也相当於实锤了他阉党的身份。

    文人本就相轻,翰林更是其中之最。

    羡慕嫉妒、武勳阶层、阉党立场等等因素叠加起来,沈忆宸除了同考科举这点之外,其他与传统文人士大夫处处皆不同,怎会被当做自己人?

    “这样吗?”

    沈忆宸反倒笑了笑道:“弘载,有一说一,那条金花带挺威风的,早知道今日就戴过来了。”

    “向北,你还真独特乐观。”

    被文官清流所排斥,放在任何一个初入“职场”的雏鸟身上,恐怕心理压力巨大,想着如何Ga0好关系。

    沈忆宸却毫不在意,甚至还说出火上浇油之话,不敢想象他要真是把金花带给戴过来了,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

    “道不同,不相为谋。注定不是一路人,何必在意?”

    “这般洒脱从容,也就你向北能做到。”

    商辂有些感慨的回了一句,可能这就是他认同沈忆宸的原因之一吧。

    跨过登瀛门,沈忆宸与商辂来到了内院一间屋子面前,上面悬挂着一块牌匾,书写着“词林”二字。

    这块牌匾是当年洪武帝御赐之物,意为词士之林,赞赏翰林学士们的文词才华。

    屋内坐着三名翰林官,分别为礼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钱习礼,翰林侍读学士倪谦,以及翰林侍讲学士周叙。

    见到沈忆宸进来,钱习礼跟周叙脸上都面露笑容,唯独倪谦不苟言笑。

    “晚生拜见内翰学士。”

    入了翰林院,称呼就得按照玉堂的规矩来。

    内翰这词也是始於唐朝,与内相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初都是为了彰显与皇帝的亲近之意,後来才分化出了权利区别。

    “向北,能看到你入仕翰林,为师倍感欣慰。”

    钱习礼有感而发,毕竟当初是他力排众议,点中了沈忆宸的会元头衔。

    如今沈忆宸三元及第、六元魁首,站在了文人功名巅峰。再次相见又入玉堂,成为了自己的下属,此番际遇属实有些缘分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