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竞技>净明天师 > 第十七章紫气
    [[[cp|:250|h:190|a:c|u:http://file1.qian./chapters/20132/19/2603565634968776705618750608277.jpg

    ]]]

    而现在也不知道是由于巧合的缘故,还是有意的安排,在这小小的一间院落当中,那留有道统的道门四大天师的各自传人居然都在这里齐聚了。

    那龙虎之型霸气凛然,又有虎啸龙吟之声,那很明显是正一道的天师丹气,但是在这其中又有一丝先天之气的味道,这分明是将龙虎山正一道大龙虎罡气和那全真教先天功相互融合的表现,当世道门之中,能够有如此本领,兼修道门两大宗派秘传之法的,也唯有那身兼正一、全真两**脉的第六十五代天师传人张继禹了。

    至于那阁皂宗所居客房之上,那颜色清亮,犹如流光构成,掩盖有丈余方圆的道门符箓,在这阁皂宗中也唯有那阁皂宗当代宗主,据说其因在机缘巧合之下,吞食了一颗这阁皂宗创宗之祖,道门天师葛玄炼丹之时遗留在阁皂山中的一颗九转金丹的杨翼真了。

    虽说当时因为时间过长,这九转金丹又因为是遗落的,并没有妥善保管,使得这九转金丹的药性散失大半,不再具备,让人吞服之后,金丹九转,平日飞升的地步,但是就是这残余的些许药力也使得这杨翼真法力大进,道法有成,成为自当年刘基斩龙之后,阁皂宗数百年来法力深厚第一人,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庞大的法力支撑,才使得这杨翼真能够让自己的三洞清气凝聚成这么一个偌大的符箓笼罩住这客房,防止周宇的窥探。

    当周宇知道了和自己同住的几人是何人之后,这周宇心中稍安,看来真正对于自己的威胁并不在自己的左近,因为这周宇所传承之净明道,与正一道,阁皂宗同为天师传承,这三派之间虽说平日联络不多,但是可能是各自的宗祖同为道门天师,所以天生就颇为亲近,向来是同气连之的,当初周宇重立净明道与那滇西长春派交恶,也是依靠这正一道和阁皂宗的支持也才重新树立的,所以说这两派应当没有什么问题,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周宇的心中还是自有一番计较的。

    在扫视过自己所居住的这个院落之后,周宇又开始观察起整个长春观来,只见在这气机的引导之下,那许多的客房之中也都有精气溢出,形成不同的形状保护自己的居所,同时显示自己的身份。

    其实在道门之中并不介意互相窥视对方的道法修为,但是却有一个程度的关系,就像现在这样,只要对方显露出自己的身份,那就够了,只要修行有成者,很容易就从对方的精气之中,看出对方的深浅,那你还要继续向里窥视,那就是对对方大大的不敬,对方一时怒起,将你打杀,那也是没有地方说理的。

    所以说这周宇一见对方精气溢出,明白对方是什么人之后,那就不再窥视,在这一忘之下,那周宇发现这长春观邀请的各大道门居然来了一多半。

    别的不说,在那长春观北角客房中浮现出来的,水火同现,火现金莲,龟蛇相盘,这分明是武当派的真武天罡,想来也对,这武当自当年邋遢真人张三丰于于武当山立派开始,这武当紫金城、紫霄宫、雷火金殿一直就是这鄂省的道教中心,这江城又是鄂省的省会,这武当派怎么会来的晚呢?

    除了这武当派外,周宇还发现,早那长春观东北角上,还有一片紫色的云霞笼罩,这虽同为紫色的云霞,但是却有各有不同,这一边是紫色云霞之中有一座极其险峻的高山虚影,而另一边,则是一篇由数千个古老文字组成的文字,在云霞之中自由的穿梭组合,两方紫气相互辉映,又各自交锋。

    周宇一看这紫气就明白这是与那长春观同为全真教支脉的华山派和那号称老子亲传,是道门之中建派最早的楼观道了。

    这华山派传自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这镇派道法为紫霞神功,据说除这紫霞神功之外,华山派还有另外八门决定道法传承,但唯有那紫霞神功为华山派掌门才能够修习,所以有华山九功,紫霞第一的说法,这紫霞神功一出,周宇明白这是华山掌门亲至江城了。

    至于那楼观道乃是文始真人尹喜所留,尹喜又名关尹,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澈。不行俗礼,隐德行仁。后因涉览山水,于雍州终南山周至县神就乡闻仙里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因以其楼观星望气,故号其宅为楼观。周王闻之,拜为大夫。后复招为东宫宾友。

    尹喜为函谷关关令时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迎入官舍,北面师事之。居百日,尹喜以疾辞官,复迎老子归楼观本宅,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以授之。老子遂去,不知所终。之后,尹喜乃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立楼观道,乃著《关尹子》九篇,发挥道德二经。

    据说现在楼观道中还遗留下了那太上老君亲手所书的道德经,不过据传说,这当年太上老君西出函古关时遗留下道德经,但是由于其中的内容太过深奥,而且有天地之中的至理,能够得成大道,太上老君唯恐这道德经被恶人所得,于是就将这道德经删改了一些内容,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这传说的来源也很简单,因为道德经中通体是以水来喻道,讲究水之真性,而那水在道家之中为至阴之物,**之数当为六,所以这道德经的文字也因该合乎六这个数字,那太上老君身为圣人,应当不会犯如此错误,所以在道门之中广有流传,在楼观道中,那镇派之宝就是由太上老君亲手所书的六千言道德经,而这楼观道的镇派心法,紫气东来,就是根据这六千言道德经而来,只要掌握了这紫气东来的心法,就可以一窥六千言道德经真本的奥妙。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