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历史>胡说本纪 > 第七十五章 灵珩的承负
    ().

    灵珩散人,张蕴珩,第六十七代天师,道教研究会副会长,中原道教学院院长,居然因为贪污腐败被调查了。而伴随他的那些头衔也被撸了个干净。

    检举他的是他的得意弟子蒲高轩。

    证据就是张蕴珩宴请辛一凡花了两百多万,喝了一千多瓶酒,而且还出具了购买的**,留有视频和照片。一顿饭就能花这么多钱,可想而知平时的生活是有多么的奢侈,这些就是蒲高轩检举的依据。

    另一个证据就是中原道教学院和李承染签订的那份租赁合同,从文本上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结合到张蕴珩之前如此大手笔的花销来看,他必定是对辛一凡有所求,加上辛一凡之前是考古出生的,因此蒲高轩污蔑的证据就是张蕴珩和辛一凡勾结,准备盗掘国家文物,用来私人的挥霍。

    这在大多数人看来十分可笑的理由,却硬生生的被接下了,而且张蕴珩还被隔离了起来。整个上清镇张家的产业也被查封调查!

    张蕴珩一个人坐在一间厢房里,对于蒲高轩的指控和背叛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弟子跟着他有十几年了,当年蒲高轩到上清观的时候才三十多岁,生意失败,老婆和他离婚,正是人身中最失意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还不叫蒲高轩,而叫蒲辉。

    蒲辉是沪市人,从小就跟随母亲长大,他不知道他的父亲去了哪里,就连母亲也很少提起,只是告诉他父亲在他小时候就死了。从小蒲辉也从来没有父亲的印象,也没有给父亲上过坟什么的,只是在母亲的一本旧书里看到一张男人的照片,照片的背后写有名字:蒲海生。

    于是,蒲辉就悄悄的把父亲的照片藏了起来,那时的蒲辉还是一个少年,他曾经幻想自己的父亲一定是一名无名英雄,去执行什么秘密任务去了,当他再长大了一些,他不停的向自己的母亲打听父亲的事,母亲也是三缄其口,怎么都不说。

    后来,蒲辉上了一所三流的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国企工作,工作了几年后在同学的鼓动下出来创业,辞去了国企的工作。

    一开始蒲辉的外贸公司生意也是红红火火,自己也成了个殷实户,还娶了一个姿色不错的姑娘,本来他以为日子就这样会越过越好,好景不长,后来的外贸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他们就谋求转型,把资金砸入了互联网行业,做的是互联网贸易中的P2P,开始就获得了成功,资金量也越来越大,这时的蒲辉简直就像一个人生赢家。

    有钱人就要有三妻四妾,这时蒲辉当时的想法,他也理所当然的有了情人,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年轻貌美。

    有人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也有人说过,当风停了,最先摔死的就是那些以为会飞的猪。

    很不幸,蒲辉就是那头猪,互联网并不是谁的都能玩的,当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而且不停的烧钱抢市场的时候,背后没有金主的蒲辉和他的合作人倒下了,而且是倾家荡产,那一年他三十五岁。

    年轻貌美的情人没有跟蒲辉共渡难关,反而卷走了蒲辉留着翻本的几十万,跟自己的情人跑了,这是蒲辉用房子抵押贷的款。

    蒲辉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选择和他离婚,带走了女儿。

    果真是,烧了狗窝,绿了草帽,一地鸡毛。

    就在这时,蒲辉的母亲又被查出肝癌晚期,不久就撒手人寰,弥留之际,母亲终于向他吐露了父亲的事情,原来蒲辉的父亲是一所大学的副教授,在一次出国访问的时候带着国家机密滞留国外,再也没有回来了,那一年蒲辉才两岁。

    他的母亲从来都不愿意提起他那不堪的父亲,就是不想让蒲辉有心理负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母亲去世后,本来就快要奔溃的蒲辉一度想过轻生,毫无目的的流浪,后来到了上清观,灵珩散人收留了他,并收他为徒,按照正一道的字辈排行,蒲辉是高字辈,灵珩散人希望他能对人生开悟,勇敢前行,问他取了一个轩字。轩字本来指的是开有窗子的车子或屋子。

    结果这个辆车现在把灵珩散人撞得人仰马翻,像是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灵珩散人毕竟修行了几十年,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农夫与蛇的故事。玄门讲“承负”,这与佛家的因果有关联而又不尽相同,因果只是单一的看待一个行为的好坏,判定行为会产生的后果,因和果是一条线,承负是无数的因果线条的集合,就是一个面。

    一个结果绝对不是一个起因造成的,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

    而承负更多的是讲究承担和负责,就如同一个面总要比一条线能承载的东西更多一样。

    当日收留蒲辉,成就了现在的蒲高轩,然后灵珩散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因此他并没有怪蒲高轩,他在反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