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湖>奇幻>那一年1977 > 第一百二十四章,策略
    安娜的动作很快,招了五个推销员,就正式开始了环球软件的业务。按照既定的计划,业务对象选择了美利坚的“克隆者”,价格每份50美元,倒也不贵。

    可“克隆者”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多是青年的“电脑迷,自从罗伯茨的“牛郎星”作为第一台意义上的微型电脑上市以来,无意间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于是,发生了这群“电脑迷”选择购买散件,在家庭汽车库里组装微型电脑的热潮。这些狂热的青年人还在斯坦佛大学校园里,自发组织了一个“自家酿造计算机俱乐部”,相互交流在车库里组装电脑的经验。

    在第一次聚会之后的几个月内,就有75的会员设计出自己的微型电脑。不久后,这些“电脑迷”又纷纷以汽车库为基地开始创业,把“自家酿造”的电脑推向市场。最终,这些汽车库里走出的企业为市场提供了大约200个品牌的微型计算机。

    而安娜的大部分客户,就是来自于这200个品牌,她带着五个推销员奔波在加州的各个城市之中,一一推荐着q-s系统,要说系统本身确实是业界最厉害的,但奈何时间有限只能在业界慢慢的渗透。

    一般情况下,q-s系统只是在各品牌的电脑之间进行搭售,仅仅算作电脑的一个“配件”选择而已,就在这样的不温不火中,前两个月分别卖出了160份和280份。

    对于这样的结果,安娜有些不满意,这样的成绩也只能堪堪保证公司的运营而已,想要盈利却是有些困难。

    已过四月,加州的天气越来越暖和,很多人爱上了春日的阳光,斯坦福的草坪上多了许多休憩的年轻人,肆意的享受着久违的日光浴。

    姜斌也不例外,捧着一本大众电子看的津津有味,这一期的故事主人公是“雅达利”公司,专做游戏起家的小公司,可以说是任天堂的前辈。特别是推出的atari2600游戏机,能够连接电视屏幕,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最爱,神器之名一时冲上云霄。

    雅达利最畅销的游戏产品就是乒乓球游戏:两道竖杠代表球拍,一个小光点代表球在屏幕上蹦蹦跳跳,由人操纵按钮控制反弹,打不中就失去一份。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两年之内销售额居然达到了1500万美元,更离谱的是这家公司刚刚以33亿的价格被卖给了华纳。

    大众电子这篇报道的中心思想再明确不过,短短几年,见证了一个亿万富翁的诞生,美国梦再一次刷新了普通人的世界观。

    同时,这也给了姜斌很强的刺激,瞬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游戏这玩意这么有市场,简单的几个电脑小程序居然能创造这么大的价值。

    “姜,蛋糕好吃吗?”边上安娜的声音打断了姜斌的思绪。今天,姜斌之所以有闲心来草坪上晒太阳,也正是出于安娜的邀请。

    一块美式的格子纹餐布平铺在草坪上,摆满了安娜带来的糕点和零食,特别是那蛋糕可是出自安娜的手艺,姜斌已经拿了好几块下肚。

    倒不是姜斌贪吃,而是姜斌后世养成的习惯,在他的观念里手工的东西没那么多添加剂,肯定比超市的健康。

    “好吃,好吃”,姜斌一边咀嚼着蛋糕,一边含糊的回答安娜的问题。

    正当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的时候,路过的两个男生,冲着他们的方向吹出了响亮的口哨。

    姜斌拍了下脑门,有些无奈,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了。

    在校园的草坪上,他们这一对实在有些惹眼,倒不是亚裔和白人组合的原因,而是安娜丰腴的身材与校园年轻女孩截然不同的的风格,不时的吸引着男孩的目光。

    哪一个年代,都不缺少喜欢少妇的口味!

    安娜倒是一点都不害羞,甚至有些享受众人的目光,朝着不远处的男孩,甜甜的说了声,“嗨”,而且还微笑着挥了挥手。

    姜斌倒是有些见怪不怪,80年代的美国可是女的新时代,这才哪儿到哪儿?

    等到男孩出了视线,安娜立马转过头来,对着姜斌道,“姜,你对于系统的推销有什么想法吗?”

    姜斌暗自腹诽,这话题转的也太快了吧!

    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向安娜挥了挥手里的杂志道,“倒是有个好想法”